第六百五十四章 真是没见过世面啊!

正文卷

“这……”

萧太后此言一出,群臣皆是满脸愤慨。

“这怎么可能呢?太后,那扶桑和高丽的大军都是精锐之师,九千岁手下一多半都是新兵,手无寸铁,怎么可能大获全胜?”

“对啊,还俘虏敌军百万,这根本不可能!请太后速速下旨,不要因为燕西寻这个宦官所言,延误了战机,导致我大商朝国土被攻破啊!”

一时间,众议纷纷。

朱向荣更是明白,萧太后这般说,是对燕西寻不损一兵一卒、俘虏百万敌军之事抱有希望和憧憬。

可惜,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不会相信!

可见,萧太后被燕西寻蛊惑至深!

朱向荣冷哼一声,道,“太后,既然您说,要等到核实情况后再行定夺,而现在又是扶桑高丽两朝联兵对我大商开战的关键之际,此战胜败,危及到我朝存亡,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不如,就请太后您拟一道圣旨、罢黜燕西寻在军中的一切地位,再派一名大臣前往边关,核查战况,若战况诚如这捷报所言,无一字虚假的话,那您拟的圣旨便作废!”

“但,若前去核对战况的大臣发现,燕西寻根本就是在谎报军情,好大喜功,妖言惑众,那这道圣旨一下,他便再无主宰兵权的权利,当押回京城,听候太后您的发落!”

“太后觉得,臣此策如何?”

他问。

不得不承认,朱向荣这个计策已经是保持中立的了,若是萧太后再拒绝的话,就显得她太过于袒护燕西寻了!

再加之,百官纷纷谏言,“太后,臣觉得朱大人此计甚妙!请太后允准!”

“臣附议!”

“请太后为大商江山社稷考虑,速速下旨!”一众朝臣纷纷跪下。

萧太后只好答应,“诸位大人,你们的提议,哀家答应了,不过,这个去核验情况的人,哀家要选一个能信得过的。”

“你们对此可有意见?”

朱向荣道,“太后,此事事关重大,自该选一忠厚之人!臣等绝无异议,全凭您定夺!”

“好!”萧太后的目光落在了苏鹏的身上,这朝中,她最信得过的就是苏鹏了。

且,苏鹏早已站队向她和燕西寻,他们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绝不会谎报战况,捏造事实,陷害燕西寻!

“苏爱卿,哀家想把此事交给你去做,你可愿意?”

苏鹏知道,萧太后能在此刻选择他去办此事,是对他的信任。

他当即上前一步,道,“太后,只要是您之命,臣上刀山下火海,也义无反顾!”

“如此,甚好!”萧太后当即拟了一道废黜燕西寻的圣旨,交由了苏鹏,道,“你去吧。”

“臣告退!”苏鹏大步踏出了金銮殿,心情也异常之沉重。

虽然,他一向敬佩燕西寻,可此番,燕西寻所奏之事,实在是天方夜谭,匪夷所思,他并不认为这是真的!

太后之所以让他去核验战况,恐怕也是想让给九千岁留有回旋的余地吧?

可,此事涉及到好大喜功、谎报军情,已经引起了朝中一众大臣的不满,除了九千岁真的不损一兵一卒抓到敌军百万俘虏,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旋了……

苏鹏浑浊的老眼望向了乌云密布的穹顶,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老天爷,大商好不容易才在九千岁的治理下日渐变好,这朝堂才刚刚稳定,大商还有很多地方等着九千岁发展建设,怎么就出了这么一遭事啊……”

“哎……”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觉得燕西寻即便是城府极深,天人降世,拥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可其毕竟是个少年郎。

所谓,年少轻狂。

燕西寻向来都和战王不对付,想必,此番,其也是不想输给战王,所以,才说出了如此豪言壮志。

苏鹏只觉得痛心疾首,他望着边关的方向,喃喃道,“九千岁,臣现在能够为你做的,也只有快马加鞭,尽快将此消息告诉你了,至于此事怎么回旋,还要看你了……”

他说罢,人已至宫门,跨上了高头大马,向着边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朝中,以朱向荣为首的一众官员,都在等着看燕西寻的笑话。

很快,燕西寻就会从云端坠入谷底!

只要苏鹏核验过后,其在谎报军情,其不光是在军中的地位不保,还涉及到了谎报军情和欺君两桩重罪!

他势必人头不保!!!

朱向荣的唇角勾起了一抹阴恻恻的笑容,宦官终究是宦官,如何能斗得过战王?

哼!待此番燕西寻被撤职杀头之后,他可要好好的向战王表功!

届时,战王就是这大商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而他,也势必会被重赏!

金钱权势,岂不应有尽有?

哈哈!

……

寒风刺骨,刮面如刀。

苏鹏在经过一天一夜的日夜兼程后,总算是在途中遇到了燕西寻班师回朝的军队。

他远远的就看到了燕西寻。

少年太监乘于马上,一袭锦衣,墨发飞扬,眉宇间春风得意,气势决然。

奇怪,九千岁怎么会在此处?

苏鹏心中一阵狐疑,但想到太后的命令,当即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双腿一夹马腹,便加快速度向着燕西寻的方向而去。

“有危险,保护九千岁!”

起初,锦衣衞还以为苏鹏是居心叵测、沿路刺杀之人,纷纷亮出了绣春刀。

铮——

三千把绣春刀齐齐出鞘,发出了一阵凛然的轰鸣。

这把苏鹏吓得浑身汗毛倒竖,脊背发凉。

但,很快,他反应过来,对着锦衣衞大喊,“住手!住手!我乃当朝户部尚书苏鹏!是太后派我来的!”

苏大人?

林一的眼底闪过了一抹怀疑,待看清楚其面容之后,才对身后的锦衣衞做了一个停的手势。

后,他亲自迎上了苏鹏,“苏大人,你怎么会在这裏?”

“此事说来话长……九千岁?我、我必须和九千岁讲?”他声音嘶哑的道。

见此,林一慌忙将之带到了燕西寻面前。

苏鹏老眼中已经氤氲了雾气腾腾的泪水,“九千岁,不好了……不好了……”

“您所上奏的捷报,遭到了群臣一致的质疑和不满,太后拗不过群臣,让臣来核实战况,若是您所言有假,就,就要废了您在军中的一切权利,并将您……”

“押回京中,听候太后的发落!”

“此事牵涉到谎报军情和欺君,后果不堪设想,臣……哎……”

说着,苏鹏又一次叹息起来。

燕西寻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原来是此事啊!

他唇角扬起,道,“苏大人,别急,本公公先问你,我何曾骗过你?”

“这,这倒是没有……”苏鹏吞吞吐吐,旋即又道,“可这次不一样……”

燕西寻反问道,“有何不一样?不就是不损一兵一卒,俘虏敌军百万吗?这有何难?”

“朝中那些大臣,真是没有见过世面啊!”

言语间,燕西寻挎住了苏鹏的肩膀,转身,指向了自己身后的大部队,道,“苏大人,你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