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青囊局

正文卷

第235章 青囊局

“医道的未来么……”

陆晨沉思片刻,随后便点了点头,在刘若薇认真的眼神中,缓缓开口:

“刘姑娘你说的没错,在下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格物之道也好,医道也罢,无论什么道,只要对大夏有利,在下就会不遗余力地推行,就如同格物之道一般。”

话音刚落,刘若薇便颇为激动地忙问道:“那陆大人你认为,大力发展医道能否利国利民。”

陆晨毫不犹豫地道:“医者仁心,医道自然也有利于万民。”

得到如此明确的回应,刘若薇顿时展颜一笑。

似乎陆晨仅仅是表态,就已经让她多日的积郁一扫而空一般。

刘东阳这时候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女儿脑子里竟然有如此大胆的念头,这让他有些始料未及,而现在,她的念头,竟然还得到了陆晨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的认可。

他不禁感慨,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紧接着,他突然站起身,然后对陆晨拱了拱手。

“陆尚书,医道,或者说异道之事,老夫听不懂,也给不了什么意见,就不妨碍你们论道了,且容老夫先行告辞。”

闻言,陆晨还没说什么,刘若薇却不知为何表情变得有些怪异。

这并不是刘东阳临时起意。

把她送过来,互相介绍一下就先行离开,让她和陆晨两个人慢慢聊,估计就是他一开始的打算。

不然实在很难解释,为何来的时候,要特意带两架马车。

那时候的她就隐约有了预感。

说实话,让她跟一个拒绝跟她结亲的男子独处,哪怕对方拒绝她并非是因为看不上,而是一心奉公,她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不过,如果陆晨真是那种对天地万道一视同仁的男人,那…倒也不是不行……

于是她就没有拒绝父亲的意思,就这么默默地待在那里。

内心里,她还是想跟陆晨这个敢为天下先的伟丈夫多聊聊的。

陆晨倒是起身挽留了一下,但刘东阳却说要回家处理公务,必须尽快回家,以免耽搁了明天的要事。

提到正事,陆晨也就不便挽留,在刘东阳拒绝他亲自送离后,便唤来下人送刘东阳离开刘府。

当刘东阳的身影离开客厅,陆晨便坐了下来。

“陆大人。”

刚坐下,刘若薇温婉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不知你对伤寒疫病之事,可有了解?”

闻言,陆晨稍微沉吟了一下。

“瘟疫?”

刘若薇微微颔首。

“嗯。”

应了一声,她不知想到了什么,表情莫名有些凝重。

“不满陆大人你说,这几年,小女子一有空就会四处云游,曾亲眼见过瘟疫肆虐的光景,每一个遭受疫病之苦的人,都会在无尽的折磨中痛苦地死去,瘟疫肆虐的区域,堪称人间炼狱,无数尸骨裸露荒野,方圆数百里都不见炊烟,能在疫病中活下来的百姓,不过十之一二,而官府的处置,则是以重兵隔绝内外,而后引净火焚之……”

听到刘若薇低声描绘的惨状,陆晨不由得收敛起心底的小九九,目光逐渐低垂了下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么…”

两句五言律诗落下,刘若薇顿时怔了一下,而后面色一沉,沉声道:“没错,正是如此,所以小女子时常在想,这疫病,有没有治愈之法,但无论小女子如何思考,翻阅各种典籍,都没有任何收获,就好像这疫病根本无解一般。”

说完,她便抬起头,颇为期待地看着陆晨。

然而,陆晨却是摇了摇头。

“抱歉,刘姑娘,在下并没有治理过瘟疫,也没有接触过疫病,在这方面并没有任何经验。”

瘟疫什么的,他不敢说懂,但还是知道一些的。

不过仅限于蓝星的瘟疫。

而这里,是高武世界,鬼知道这个世界的瘟疫是个什么情况。

“不过……”

听到这话,刘若薇顿时抬起眼眸,眼中的期待之色更甚。

“不过什么?”

陆晨淡然道:“世间万物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比如这石炭,原本的石炭燃烧会释放出毒烟,其烟雾会污染灼烧之物,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杂质,只要想方设法将杂质去除,只保留石炭本身,就能变废为宝,这个理论,或许也能用在医道上。”

“万变不离其宗…石炭……”

刘若薇呢喃了两句,逐渐陷入沉思。

“这样吧。”

陆晨突然想到了什么。

“天工司钻研万物,以利于天下万民,而万民之所需者,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外,还有药理,天工司不仅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还应该解决百姓被病痛折磨却无力回天的难题,所以,不如在天工司之下开设青囊局,广招天下医者,专擅医理之事。”

这话一出,刘若薇顿时一脸惊讶地看着陆晨。

“陆大人此言当真?”

陆晨微笑着道:“在下从不戏言。”

刘若薇那迷人的桃花眼猛地闪过一抹微光,俏丽的小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随后她霍然起身,朝陆晨重重一拜。

“小女子代天下医者,多谢陆大人抬爱!”

陆晨习惯性地耸了耸肩。

“刘姑娘言重了,在下开设青囊局,可不是为了天下医者,也不是为了医道本身,没什么值得他们感谢的。”

闻言,刘若薇愣了一下,而后深深地看了陆晨一眼。

“不管怎么说,陆大人您此举都有利于天下医者,青囊局成立以后,不知会有多少医者受益,有多少医者悟道突破,这份恩德,所有医者都应当铭记于心。”

陆晨抬起手,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那种事怎么样都好,刘姑娘,既然你专精医道,这青囊局的创办事宜,就交由你来办吧,你便是青囊司第一人主事,草创所需经费,可向副司正申请,就说是在下说的。”

他向来是个想做就做的人,既然有了思路,那执行下去就是了。

至于动用天工司司正的治权任命下属,而且还是新增一个附属衙门的风险,那就更没必要考虑了。

担责什么的,他从来就没怕过。

刘若薇只是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

虽说她执着于医道,但她本身也是能够和当初的萧韵相提并论的才女,只是一直没有入仕罢了,而且她早就听说陆晨用人从来不拘一格,连玄极卫那些粗人都敢直接派去担任代理县令,可见他并不在意部下是否是正儿八经的科甲正途出身。

想用就用,根本不会顾及其他。

以他现在的权势,在天工司简拔任用下属简直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青囊局的事敲定下来后,两人又聊了一会。

陆晨也把自己脑子里仅有的一些现代医疗知识和理论,比如酒精消毒,细菌感染,传染病预防之类的,也不管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用,全部告诉了刘若薇。

刘若薇并没有像苏凝之前那样,刚听完陆晨那套现代化的理论方法就直接顿悟,而是将信将疑地将陆晨的话记了下来,琢磨着等成立青囊司的圣旨下来,就一边筹备,一边验证这些理论对不对。

医学毕竟跟物理化学不一样,这可是跟性命息息相关的学问,马虎不得,要是没点怀疑精神就麻烦了。

因此陆晨倒也不恼,依旧耐心十足地说出一个又一个理论。

且不管陆晨这套医学理论有没有用,这些闻所未闻的见解和揣测,也为刘若薇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让她不禁有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至少青囊局成立以后,怎么打开局面的思路是有了。

渐渐的,刘若薇有种在跟一个学识渊博的同道中人坐而论道的感觉。

夜色愈发凄迷,直到临近子时,陆晨才在皎洁的月光中,送一脸意犹未尽的刘若薇离开陆府。

而这一幕,也被一直关注着陆府动态的一些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第二天一大早,刘东阳之女刘若薇,那个早已名动洛京,颇有当年萧韵之风的才女孤身在陆府待到子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的消息,便在官场传开了。

“该死!”

燕国公府,郑岳咬着牙,一拳将身旁一张崭新的桌案砸得粉碎。

“那姓刘的老不死果然还是跟陆晨走到一起了。”

一旁的赵国公长孙成,邢国公夏侯昌等老牌勋贵也皱起了眉头。

长孙成道:“陆晨权势日盛,如今又有萧韵、方平、刘东阳鼎力支持,三阁六部九寺,竟然有超过三成倒向陆晨,陛下还偏向于他,支持他搞那些乱七八糟的新制,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搅得一塌糊涂,如此下去,这偌大的朝廷,还有我等的立足之地吗?”

夏侯昌也叹了口气。“唉,再这么下去,国将不国啊。”

郑岳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对面的长孙成,沉声道:“赵国公,颜阁老那边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

长孙成冷哼一声:“以那条老狗的秉性,就算我们主动靠过去,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他就什么都不会做,甚至连一点明确的表态都没有,一如既往的滴水不漏。”

别问,问就是静观其变,以待天时。

闻言,郑岳顿时面色一寒。

“看来那颜阁老那边是指望不上了,估计是上次陈沧之事把他们给吓住了。”

夏侯昌道:“听说那劳什子的石炭马上就要开采,到时候朝廷估计大半工程都不用再构筑火系法阵了,朝廷对灵石和各种灵材的需求一下子降了那么多,而且只要那陆晨还在,工部以后所有工程的采买和用量标准都只会是那厮说了算,我们难道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宗传下来的家业在我们手中衰落吗?”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这世上绝不可能存在没有弱点的人。”

郑岳的拳头劈啪作响。

“那厮就算再厉害,也定然存在弱点,就算他本身无懈可击,他周围的人,比如师兄弟,比如发小,再比如…青梅竹马什么的,也绝不可能跟他一样滴水不漏,总会有能够利用的地方。”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神色一凛。

……………

陆晨对洛京里的暗潮向来是不怎么在意的。

就在世袭爵位的勋贵们和京中贵戚蠢蠢欲动的时候,他正颇为期待地看着不远处刚在天工司衙门后院建起来的炉子。

三天前,青囊局的事很简单地就通过了。

毕竟是天工司下属的衙门,钱不从国库出,权力也来自于天工司,来自于皇帝,只要姜承婉和他这个天工司司正点头,自然不会有什么阻碍。

其他人就算想反对,也没什么由头。

相比起还处在筹备阶段的青囊局,天工司目前主攻项目新型建材显然更受关注。

仅仅时隔两天,璃月便在天工司展示了她在担任互县县令期间,带领数十上百个互县百姓“胡闹”鼓捣出来的泥石,并且已经加水搅拌凝固,制成了几块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灰色泥石板。

经过试验,泥石板的强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成本问题,这有着无敌的可塑性和原料来源广泛,并且还能持续优化降低原料成本等优点的泥石,就能成为能够极大地降低工部诸多工程的成本的新型材料。

而现在这个试验,便是验证能否用石炭取代天火法阵,将泥石粉完美地煅烧出来。

此时,不仅陆晨在炉子前面默默等待,就连女帝、顾思妙、符嬅、刘东阳、方平、萧韵等一众帝国高层也紧紧注视着不远处的炉子。

显然,他们都很清楚,泥石这个划时代的神器出世,对如今日渐消颓的大夏江山意味着什么。

陆晨看了看时间,便转身对一旁的好基友萧逸说道:“时间差不多了,若愚兄,麻烦你去吩咐一下,让他们立即停止投放石炭,马上开炉。”

萧逸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很快,随着石炭的减少,炉子那熊熊燃烧的烈焰开始减弱,而后在萧逸一声令下,盛放石炭的灵台渐渐朝两边分开。

咔哒…

炉子被打开,几名天工司的小吏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没过多久,他们便一脸兴奋地扛着一些东西走了出来。

“陆大人!”

几名身强体壮的小吏一脸兴奋地道:

“成了!”

却见他们扛着的大麻袋内,正装着一袋袋灰黑色的粉末。

正是璃月之前拿给陆晨看的泥石粉末。

两者看上去,不说有多相似,简直可以说一模一样。

而那几名壮汉扛着的,却不是用天火法阵,而是用几乎取之不尽的石炭烧制出来的!

石炭的成本,和构筑天火法阵的灵材成本以及运转法阵所需的灵石成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用石炭烧出泥石,其成本简直低的可怕。

虽然都是石,但石炭和灵石根本没有可比性。

“陆大人!”

璃月却是比任何人都要兴奋,她竟是直接抬起手,喜不自胜地抓着陆晨的大手,拉着他朝不远处快步走来的壮汉迎了上去。

“我们快过去吧!”

看到这一幕,陆晨背后的一些人眼神瞬间就冷了下来。

但是看到璃月那小小的个子,她们却几乎瞬间恢复了平静。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

【推荐语】:天象异化,道果崩临,仙佛已死,妖邪乱世。。

七十二“地煞”显化世间,凝成一颗颗”道果“,服下”道果“之人,便可开启【序列】之修行。

持有【序列】者,能通幽驱神,担山禁水,亦能借风布雾、祈晴祷雨。

可天道有污,修持【序列】亦有劫难。

……

一梦醒来,王长生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从一位盲目吞服“道果”而亡的小道士身上重生。

慈母怜世、鬼门洞开、旱魃焚天……

此世之艰辛,难以言表。

好在,王长生还有金手指。

【完成早课,[道士]经验值+1】

只要进行跟道士相关的工作,就能获取[经验值],提升职业等级和属性。

依靠面板,提升属性,达到容纳道果的要求,掌握地煞乃至天罡之术……

【完成御剑术习练,[地煞道果-剑术]经验值+1】

参透剑与炁合一之玄妙,元神御剑,白光起处杀人于无形!

【完成雷法修习,[天罡道果-掌握五雷]经验值+1】

雷霆者,天之号令。驱雷役电,治祟降魔!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王长生已成为名动天下的大威荡魔诛邪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