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圣教立(1)

番外篇

大唐永徽二十年,也就是东华建国的第十二年。

其时,东华国的第一轮扩张早已结束,经过了五年的修养之后,正在准备进行第二轮的扩张。

然而,一场意外打乱了东华国的计划。

十二年前,郭业率领大军远渡美洲之际,虽然说把家里的女眷都带上了,但还是漏掉了一个本该与他一起东渡的女子。

此女就是李凝香。

想当初神僧罗迩娑婆用长生不老丹迷惑李二陛下之际,与他搭档的就是化名“琵琶女”的李凝香。

后来,经过水口城的花魁大会、豆子冈剿匪等事,郭业与这个女人有了些情义。

当然了,主要是妾有意,至于作为郎的郭业就比较无可无不可了。

说可,当然是因为李凝香非常漂亮。不漂亮能把大唐天子迷得神魂颠倒吗?

说不可,当然是因为此女也就是漂亮而已。郭业的妻妾裏面比好看的大有人在。更何况,她的身份太敏感了,哪天二人的事情大白于天下,郭业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李二陛下砍的。

要不要接受这份感情,他还真没下定决心。

不过后来,郭业被五大士族逼得没办法,在武媚娘的建议下,打起了李凝香的主意。

既利用人家,又不接受人家,郭业还没那么没品。所以,虽然没有明言,二人实际上已经有了百年之盟。

最终,陇西李氏被超级灭族。李凝香在郭业的庇护下没受什么牵连,算是恢复了自由身。

为了防止被李二陛下察觉到什么,郭业不敢让她留在长安。于是乎,佳人又远走新罗。

综上,郭业与李凝香之间,既无肌肤之亲,感情也着实不深。

这份不大深厚的感情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东渡之时,他一时疏忽,竟然忘了把佳人带上。

直到到了美洲,郭业才想起此事,后悔不迭,急急忙忙派人去接。

但是,这事哪有那么简单?人家李小娘子也是有尊严的,岂能任由他召之即来呼之即去?

李凝香派人传话说,既然夫君心裏没有小女子,奴家又何必前去自取其辱?我在新罗挺好的,从此以后咱们就相忘于江湖吧。

郭业数次相请,佳人只是不应,这事就拖延了下来。

一来而去的,耽搁了十二年,直到新罗女王金德曼病重。

临终之前,金德曼把李凝香找来,劝她有花堪折,不要辜负了大好的青春。

亲眼见到生死无常,又经过了善德女王的劝说,李凝香这才回心转意,决定与郭业合好,同意前往美洲。

二人之间的婚事,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按说终于该修成正果了吧?

可是,又出幺蛾子了。

李凝香的海船在快要抵达美洲之时,突遇风暴,迷失了方向,并没有在预定的码头登陆。

按说这也没什么,充其量不过是错过了迎接的队伍而已。只要她前往新华城,自可与郭业相会。

不过,在赶路的过程中,出了大事了。

李凝香穿着华贵,似乎很有钱的样子。再加上她带的护衞不多,又没有大肆宣扬自己是东华王的王妃。

结果,被贼人盯上了。

东华王府中。

郭业的脸色阴沉地仿佛低下水来,道:“所以……孤王的爱妃就这么没了?”

秦英以头抢地,道:“微臣保护王妃不利,罪该万死!”

“我的秦大总管,你说这话是发自内心?”郭业冷笑道:“按说,你并没有接到王妃,她被贼人杀死了,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治你的罪?”

秦英听着这话既像是讽刺,又像是为自己开脱,不知道郭业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得期期艾艾地说,道:“微臣……微臣……总而言之,王妃之死……”

“王爷,咱们多年的兄弟之情,您就不必指桑骂槐乐吧?”有人打断了他的话。

说话之人正是暗夜。

郭业心中一股邪火终于找到了地方。

他大怒道:“你们西厂是干什么吃的?出了这么一伙胆大包天贼人都不知道?咱们东华现在总共才多少人?有没有二十万?这么点人你们都监控不过来?你暗夜是腿断了,可不是眼瞎了!”

这话都近乎恶毒地诅咒了,不过暗夜闻言并不如何生气,他淡淡地说道:“王妃出事,的确可以算做西厂的失职。您要责罚理所应当,在下绝无二话。不过,有句话某家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暗夜苦笑道:“不是我为西厂推脱,东华这二十万人,我们西厂还真监控不过来。”

秦英与暗夜的关系不错,替他解释道:“咱们东华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很多地方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要达到您想要的效果,光靠西厂这点子人还真是不够。”

暗夜道:“人手还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咱们东华的国民,大多是大唐流放而来的作奸犯科之辈。不客气地说,东华现在是好人少,坏人多,简直是防不胜防。”

郭业冷哼了一声,道:“强词夺理!有谁是天生的罪犯?有道是衣食足而知礼节。他们在家乡穷困潦倒,才不得不做一些违法之事。现在我东华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

暗夜接话道:“莫非就没人犯法了?难道王妃不是贼人害死的?”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在大唐犯了法,但是衣食丰足之后,未必就比一般百姓容易犯法。”

暗夜摇了摇头,道:“您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只说对了一半……”

“此言怎讲?”

“的确,如您所言,一般的百姓衣食丰足之后,就会不容易犯法。但是……若有人鼓动呢?”

“鼓动?”郭业皱眉道:“怎么鼓动?难道百姓不知道谁对自己好?就算有人真的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他能蒙骗人一时,还能蒙骗人一世?能蒙骗少数几个人,还能蒙骗一群人?”

“怎么不能?”暗夜针锋相对,道:“比如说……邪教!”

“邪……邪教?”郭业顿时语塞了。

后世中国百姓的生活,可比现在的东华人强得多。尽管如此,圈圈功还不是掀起了偌大的风浪?

若说东华百姓在邪教的挑唆下,干出什么蠢事来,那还真不奇怪。

他问道:“真有邪教?”

“是的。事实上,经微臣调查,这次王妃遇害,就是一个邪教所为。教主一呼百应,教众莫有不从,根本就不知律法为何物,结果闯下了滔天大祸。”

“他们想谋反?”

“那倒也不是。根据微臣的审讯,这个教主最初只是为了求财。不过后来他发现了王妃的真实身份,就不得不杀人灭口了。”

郭业牙关紧咬,道;“那个邪教到底是什么教派?我要把这它连根拔起!”

“天衣教。”

“天衣教?没听说过。”

暗夜道:“不光您没听说过,微臣之前也没听说过,它在大唐也不过是一个根本不成气候的小教派。”

郭业听了这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一个小教派就能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这要是多来几个……”

秦英接话道:“要是在大唐,一般的邪教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咱们东华的唐人太少,信过邪教的人又太多。这就成了一大隐患。”

暗夜道:“微臣也正在为此事忧心。您知道,大唐运来的这些罪犯裏面,有不少人信过邪教。但信教这种事,他自己不说,谁知道?我们西厂也很难查清。不出事便罢,恐怕一出就是大事。”

听到这裏,郭业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自己之所以感到此次损失巨大,除了因为李凝香的身份特殊之外,关键是死的人太多了一点!

三十六人!

再加上将要处死的罪犯,因为这个案子而死的总人数恐怕就要上百了!

要是在大唐,这个数字还不会让自己有多大触动。不过,这裏是美洲!

美洲的唐人太少了,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一百人对新生的东华国十分重要。

再多几回这样的事,新生的东华国还真受不了。

那么……邪教这个隐患能消除吗?

恐怕很难。正如暗夜所言,人家信不信教,只要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被大唐流放过来的犯人裏面,信过邪教的比例太高,加大了西厂清剿邪教的难度。

另外,还有一点秦英和暗夜都没想到,那就是现如今东华百姓的吃喝不愁。温饱之余,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要就更加强烈了,给了邪教的可乘之机。

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邪教的问题,就成了东华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裏,郭业叹了口气,道:“王妃已死,现在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无济于事。不过,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咱们还是商量商量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暗夜道:“您是想问如何对付邪教?”

“是的。暗夜,你跟他们接触较多,不知有什么好办法应付?”